断奶应激对仔猪肠黏膜形态的影响-血球蛋白粉
断奶,尤其是早期断奶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。这主要由于断奶应激对仔猪肠黏膜形态的影响,其中包括绒毛萎缩,隐窝加深。在这方面国外有许多报道;Cera等(1998)发现,21日龄断奶或万日龄断奶后3~7d空肠中段绒毛高度均显著下降;Hampson
(1986)研究表明,对21日龄断奶后第1d仔血球蛋白粉)则报道:26日龄断奶的仔猪,其绒毛高度以断奶后第2d最短,而隐窝深度则以断奶后第4d最深;顾宪红等(2001)报道:28日龄断奶的仔猪在断奶后1周绒毛高度降至最低,随后即恢复。本文旨在研究断奶后1周,仔猪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变化规律。
l 材料与方法
1.1 试验动物 试验猪选用42头断奶仔猪(杜×长×大),断奶日龄为28d。母猪的品种、胎次、产仔数、体重相近,健康无病,泌乳性能良好。
1.2 试验组及饲养条件 试验分7个处理组,每个组6头仔猪。7个处理组分别为断奶当天到断奶后第6d(0-6d)。仔猪舍温、湿度及卫生血球蛋白粉条件良好。
1.3 饲料管理及饲喂日粮 仔猪产后注射疫苗,打耳号,称初重,断乳牙,断奶仔猪日粮组分如下:
消化能(MJ/kg) 23.5
粗蛋白 (%) 20.5
赖氨酸 (%) 18.5
其余营养水平均达到或超过NRC(1998)标准。仔猪料为粉料,仔猪自由采食、自由饮水。
1.4 屠宰、取材及切片制作
从断奶当天到断奶后第6d,每1d早上9:00杀一组仔猪。采用颈静脉放血法。分别取小肠前段(小肠25%),中部(小肠50%),后段(小肠75%)近1cm,血球蛋白粉迅速放入备用的固定液中,摇匀。待做组织切片。将固定的标本经水洗、透明、浸蜡、包理等处理后,在室温下切成8m的切片,苏木精——伊红染色。
1.5 测量 用目镜测微尺测每个视野中最长最宽绒毛处的绒毛高度、隐窝深度。
1.6 数据统计 使用SAS软件包。
2 结果分析
表 不同天数绒毛、隐窝比较
单位:d、μm
断奶后 绒毛高度 隐窝深度
天数 前段 中段 后段 平均 前段 中段 后段 平均
0 501.8 356.53 258.0 372.0 175.8 171.6 158.0 168.5
1 476.8 342.1 250.6 356.5 168.8 166.2 140.2 158.4
2 451.2 327.3 244.2 349.9 166.4 142.1 156.5
3 427.1 308.8 231.2 322.4 177.2 175.5 156.6 169.8
4 415.2 300.2 236.1 317.2 188.3 183.7 179.6 183.7
5 421.3 312.7 239.8 324.6 177.5 176.2 182.5 178.7
6 458.2 358.1 248.9 355.1 174.8 172.1 165.2 170.7
(表中数据为平均值)
表中列出断奶当天到断奶第6d仔猪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。在小肠前段和中部,与断奶当天相(上接第26页)比,绒毛高度缩短非常明显,以断奶第4d绒毛最短,小肠后段变化不明显。隐窝深度与断奶当天相比,三个取样点在断奶后第血球蛋白粉1、2d隐窝深度降低,在小肠前段和中间,断奶后第4d隐窝深度最深(分别为衷寿寿3
m和185.7 m);在小肠后段,则以断奶后第5d隐窝最深(18.54m),比断奶第1d(140.2 m)要深得多(P<0.05)。
3 讨论
断奶会破坏仔猪黏膜结构,其中包括绒毛萎缩、隐窝加深。本研究表明,断奶可使仔猪绒毛高度降低。在断奶第4d,绒毛高度最低。Spreeuwenberg的试验表明,2血球蛋白粉6日龄断奶的仔猪,其绒毛高度以断奶后第2d为最低。就绒毛高度而言,断奶对小肠前段影响最大,其次为小肠中部,以小肠后段影响最不显著,而隐窝深度小肠后段影响比较明显。与顾宪红(2OO1)和Hampson(1998)
的结果相似。